当前位置:主页 >> 空气净化

净化厂房安装送回风口排风罩的布置和选型

2021-05-23 19:44:46| 来源:| 编辑:| 点击:3次

净化厂房安装送回风口、排风罩的布置和选型

净化厂房安装送回风口、排风罩的布置和选型,气流组织设计的目的式布置风口、选择风口规格、校核室内气流速度、温度等。深圳市专业的空气净化设备生产公司及净化厂房设计公司,欢迎大家咨询。 文本标签:|净化厂房安装|送回风口选型|排风罩布置|深圳净化公司 净化厂房安装送回风口、排风罩的布置和选型

一、送风口的计算和选型

1、气流组织设计的目的式布置风口、选择风口规格、校核室内气流速度、温度等。以下是高效送风口送风气流设计布骤:

(1)散流器布置:布置散流器时,根据空调器的大小和室内所要求的参数,选择散流器个数,一般按对称位置或梅花型布置。方形散流器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散流器中心线和墙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m。这种布置方式,每个风口送出的气流有互补性,气流分布均匀。

(2)预选风口:有空调区的送风量和散流器的个数,就可以算出单个散流器的送风量。假定所需散流器喉部风速(2m/s-5m/s,最大风速不得超过6m/s),计算出所需散流器的面积,根据所需散流器喉部面积,选择散流器规格。颈部面积为F(a*b),散流器的实质出口面积约为喉部面积的90%,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为0.9F。

(3)校核射流的射程:根据《空调工程》式8-7计算射程,校核射程是否满足要求,中心处设置散流器的射程应为散流器中心到房间或区域边沿距离的75%。

(4)校核室内平均风速:根据《空调工程》式8-8计算室内平均风速校核是否满足要求。

(5)校核轴心温差衰减:根据《空调工程》式8-9计算轴心温差衰减,校核是否满足空调区温度波动范围要求。

因此气流组织设计计算依据散流器的计算方法:散流器射流的速度衰减方程见《空调工程》。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50019-2003》规定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求及卫生要求确定活动区的风速:冬季不宜大于0.3m/s夏季宜采用0.2m/s--0.5m/s,当室内温度高于30℃时可大于0.5m/s。

2、送风口(高效过滤器)的选型:高效过滤器送风口是净化工程系统的末端净化装置,它由内装高效过滤器的箱体、接管、扩散孔板组成。

高效送风口的尺寸

型号

额定风量m3/h

进风尺寸(mm)

过滤器尺(mm)

散流板尺(mm)

ZJNF-630

750

250×200

315×630×80

433×748

ZJNF-610

1000

320×250

610×610×80

728×728

ZJNF-915

1500

400×250

915×610×69

1003×728

ZJNF-1220

2000

500×200

1220×610×69

1338×728

3、高效过滤器安装:

(1)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对洁净室进行全面清扫、擦净,净化工程系统内部如有积尘,应再次清扫、擦净,达到清洁要求。如在技术夹层或吊顶内安装高效过滤器,则技术夹层或吊顶内也应进行全面清扫、擦净。

(2)洁净室及净化工程系统达到清洁要求后,净化工程系统必须试运转。连续运转12h以上,再次清扫、擦净洁净室后立即安装高效过滤器。

(3)高效过滤器的运输和存放应按照生产厂标志的方向搁置。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剧烈振动和碰撞。

(4)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在安装现场拆开包装进行外观检查,内容包括滤纸、密封胶和框架有无损坏;边长、对角线和厚度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框架有无毛刺和锈斑(金属框);有无产品合格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进行检漏。经检查和检漏合格的应立即安装。安装时应根据各台过滤器的阻力大小进行合理调配,对于单向流,同一风口或送风面上的各过滤器之间,每台额定阻力和各台平均阻力相差应小于5%。洁净度级别等于和高于100级洁净室的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应按规定的方法检漏。

(5)安装高效过滤器的框架应平整。每个高效过滤器的安装框架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mm。

(6)高效过滤器和框架之间的密封采用密封垫、不干胶、负压密封、液槽密封和双环密封等方法时,都必须把填料表面、过滤器边框表面和框架表面及液槽擦拭干净。

(7)采用密封垫时,垫的厚度不宜超过8mm,压缩率为25%~30%。其接头形式和材质应符合规定。采用液槽密封时,液槽内的液面高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各接缝处不得有渗液现象。采用双环密封条时,粘贴密封条时不要把环腔上的孔眼堵住;双环密封和负压密封都必须保持负压管道畅通。

(8)安装高效过滤器时,外框上箭头应和气流方向一致。当其垂直安装时,滤纸折痕缝应垂直于地面。

二、回风口的计算和选型

1、回风柱的布置 :根据各个房间的回风量,确定回风柱的大小。回风柱速度是按《净化工程》中的有送,回风口的支风道,洁净厂房建筑取3m/s--6m/s,布置回风柱的个数。

2、回风口的布置和风速要求:

(1)一般情况下,回风口附近气流衰减较快,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较小,故其构造比较简单,类型也较少。本设计中采用门铰式回风口。门铰式回风口是在回风百叶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设计的回风口,该回风口的页心与外框用门铰连接,主要用于各种形式回风口并和过滤网配合使用,过滤网可以方便地取出清洗、除尘、风口形式个规格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位置应根据气流组织的要求而定。对于净化工程其回风口一般均应设置在洁净室的下部,风口下缘距地面至少为0.15m。

(2)对于有走廊的多间一般洁净室,若洁净室消声要求不高,有无有害气体散发,可在走廊端头布置集中回风,各室与走廊邻接的门或墙的下部设置可调加装泡沫塑料的百叶格栅,此种方式要求走廊密封性好。回风口风速按《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下部回风方式中的速度进行选取。

3、回风口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采用侧送时,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

(2)条件允许时,宜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横断面风速不宜过大且应保持走廊与非空气调节区之间的密封性。

三、排风罩的布置要求和选型

1、排风罩的布置应按照计算出的排风量来布置排风罩,设计局部排风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局部排风罩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有害物发生源,使有害物限于较小空间,尽可能减小其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控制。

(2)排风罩的吸气气流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

(3)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通过人得呼吸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得位置和活动范围。

(4)排风罩应力求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制作安装和拆卸维修。

(5)和工艺密切配合,使局部排风罩得配置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力求不影响工艺操作。

(6)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弱干扰气流如穿堂风、送风气流等对吸气气流的影响。

2、排风罩的选型:根据工艺流程及给定参数选择排风罩的大小(罩口尺寸或面积)。

设计选用圆形带法兰边的排风罩,各净化设备对应的排风罩尺寸见下表:

设备

控制点风速

污染口尺寸

罩口直径

罩口面积

ZJNF101

1

220

420

0.14

ZJNF102

1

500

700

0.38

ZJNF106

1

300

500

0.20

ZJNF108

1

220

420

0.14

ZJNF203

0.5

600

800

0.50

友情链接: